2008.4.8 自由時報兩性異言堂
文/董籬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當壞男人左右逢源時,好人則只能領張好人卡。「你是個好人
」。這句話代表你出局了,好事你都做盡了,但是好事都沒你的份。
很多人在談如何當個壞男人、壞女孩,要壞得恰到好處,壞在該壞的地方,就能夠成功贏
得異性青睞。但是好人又是什麼?大家明明知道好人的下場就是當一本好人卡的集卡冊,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只想當個好人」?
好人不是人 是種制度
看看那些領好人卡的好人們都在做什麼?他們會幫別人買東西、搬家、修電腦、抄筆記、
做便當、織毛衣;他們可以當對方的垃圾筒、聽苦水、給予安慰和支持、打抱不平、同悲
同喜。他們做盡好事,甚至連人家朋友的朋友、親戚的親戚、鄰居的鄰居都不吝犧牲奉獻
,給予任何可能的幫助。好人們還會幫助老太太過馬路、照顧被拋棄的小狗,但是他們卻
不會提出自私的要求,或是表現出對回報的期待,最多只是默默地相信好人有好報,然後
繼續做好事當好人。
你可以想像和他們交往的話,他們一定會包容你所有的缺點,把你照顧得好好的,而且和
你家人朋友都不會發生衝突,還會盡力去幫助你完成任何目標。更不用說他不會嫌你窮、
嫌你忙、嫌你胖、嫌你的品味比不上別人,也不會出軌搞外遇,或是為了事業冷落你,你
在他眼中永遠是最重要最完美的。
為什麼這麼好的人,你不想愛他只想發卡給他呢?問題就在他們太想當個好人了。好人是
有標準的,所有的事情,你做最應該做的,而不是你最想做的,而且那個「應該」是一種
公認的標準。越接近這個標準,就越符合好人的標準。就像好人好事代表或是模範生選拔
,都會有一條條的準則,誰最符合標準,就是最佳乖寶寶。
人有千百種。有活潑的人、笨拙的人、勢利的人、誠實的人、浪漫的人、機車的人、帶賽
的人……但其實並沒有一種人本來就是好人。好人是一種制度,一種社會標準,有了這種
制度,可以用來給別人善惡的評價。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做一些符合標準的好事,也會多
少認同一部份應該要做的事,但是當一個人所有行為都依照這個標準,他就成為一種制度
下的標準產品了。
這樣的好人,又怎麼會讓人想跟他談戀愛?
不夠好,才有人愛!
壞男人壞女人才有人愛,當然不是指十惡不赦的壞人,而是那些不夠好的人。
不夠好,不是每樣好事都做盡,有時會顯露出自己的弱點,有時會自私、會懶惰、會妒嫉
、會任性、會發脾氣,這樣才有每個人不同的個性,會有不同的獨特性。而獨特,正是我
們會愛上一個人的原因。
有時好有時壞,更重要的是常常不夠好,這才是活生生的人。我們不會愛好人,就像我們
不會愛機器人,而好人總是搞不懂,以為他們還不夠好,於是越做越好就越沒人愛。
其實我們還是可以想當個好人,不需要特別去使壞,只要我們不要什麼事都非得做到那麼
好。該為自己著想的時候,該為自己說話的時候,還是要忠實表達自己的心意。
要做個可愛的人,不是完全照著標準去做好人,也不是去學著變成壞人,而是勇敢的做自
己。雖然我們多少都會在社會化的過程中,讓自己學著妥協與圓融,但是失去自己並不會
贏得別人的愛,只會讓你成為一個好用的人。
好人就在你身邊
事實上好人一直都在我們身邊,那些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為家庭貢獻一切最後成為黃臉婆
的女人,以及那些為家人、孩子拼命工作,努力滿足一切生活所需的男人,其實就是傳統
的好人。
在那些還沒有「好人卡」的年代,他們領到的不是好人卡,而是離婚協議書。
其實做好人是一種壓力,因為好人的標準是一種社會要求。就像考試時都有個一百分,比
賽時都有個第一名,工作時都有個升遷考核制度;對於為人處事,我們也被好人標準所要
求。
然而你不用滿分還是可以唸好書,不用拿冠軍還是可以享受打球的樂趣。不用那麼完美,
做個更像人的不完美者,其實會更可愛。
- Jan 03 Sat 2009 11:00
【轉載】─ 不想當好人 好人非人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